电脑版

盖里奇拍了部不是太盖里奇的影片,感人却不够出彩 环球快报

2023-05-21 11:07:51来源:邑人电影院

本文作者:李啸天


(资料图片)

说起盖里奇,影迷想起来的大抵是《两杆大烟枪》《偷拐抢骗》这样怪诞又好看的佳作。中国的《疯狂的石头》就深受盖里奇影响。

不过近些年的盖里奇,出品的影片质量参差不齐,既有大家叫好的《绅士们》,也有没啥动静的《人之怒》;既有大卖的《阿拉丁》,也有扑街的《亚瑟王》。

2023年,盖里奇推出了两部影片,一部是郭达·斯坦森主演的《金爆行动》,一部是杰克·吉伦哈尔主演的《盟约》。前者扑街了,后者还不错,但也不够出挑。

现在我们就来聊聊《盟约》。

如果回到20年前,回到《拯救大兵瑞恩》的时代,或者回到《越狱》的时代,《盟约》一定会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,既有激烈的战争场面,又有感人的人文救援精神,一定可以感动很多心软的观众。但是,时间到了2023年,20年过去,时代变了。突出的反应,是美国的精神更属于美国了,中国观众难以接受了。这个,下面再说。

论故事,《盟约》还是蛮感人的。

一名美国大兵,在阿富汗战场上,陷入塔利班的重围之中,其他战友全部战死,他也身受重伤。按说,他是活不了了。可是,他的翻译官,一名阿富汗人却挺身而起,硬是拖着他冲出层层包围,生生将他救了出来。

单单这个段落,就足够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了。但是,故事还没完。

身受重伤的美国大兵,在昏迷中醒来,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美国的病房里。美军在昏迷状态下将他带回了国。

按说,这个故事差不多就该结束了。可是,大兵在打听之下,发现救他的那个啊富汗翻译,依旧生活在塔利班的枪炮之下,而且成了阿富汗通缉犯,生存困难。

大兵怒了,毕竟战场上的生死友谊大于天。他决心要重回阿富汗,再次深入塔利班重地,要将那名翻译救出来,带回美国。

所以,《盟约》这部电影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。前一部分类似《越狱》第一季,后半部分则类似于《越狱》第二季。《越狱》第一季是弟弟深入监狱去救哥哥,第二季反过来是哥哥深入监狱救弟弟。《盟约》是前半部分阿富汗翻译救美国大兵,后半部分是美国大兵救阿富汗翻译。

如此一来,你救我来我救你,来来去去,组成了一个极富传奇性的战场故事。

《拯救大兵瑞恩》的精彩在于高度还原性的战争场面,更有的是众人救一人的人文精神。它体现的是美国人对于家庭的重视,为了让瑞恩的家庭不至于被全灭,所以要不惜代价也要将瑞恩拯救出来,带回家去。这种在战争之下的家庭观,让人动容。也让这部影片的情感超越了美国,打动了所有的人,因为任何家庭的概念是统一的,是普世的,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。

《盟约》里美国人深入死地将阿富汗翻译拯救出来的故事,仔细品味之下,却不是那种普世的味道,而是一种美国至上的感觉,就不让人感到舒适了。

《拯救大兵瑞恩》里将德国人天然的塑造成了纳粹恶魔,这个没有问题,大家都接受了。《越狱》将美国政府塑造成面目可憎的威权桎梏,大家也都接受了。但是,《盟约》里将塔利班天然地塑造成了恶魔,是恐怖分子,就不是那么让人信服了。

毕竟,塔利班不同于ISIS,也不同于基地组织,它的面目是模糊的。阿塔与巴塔也是不一样的,阿塔是不是恐怖分子,其实很难定义,巴塔则被认定为是恐怖分子。

影片里,阿富汗翻译获得自由幸福生活的方式,就是拿到美国签字,能够去美国。这里不言自明地将美国等同于了天堂,似乎是只要到了美国,就是胜利,就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。

这种等同,在2023年来看,并不是让人感到信服。美国观众可能觉得就当如此,但中国观众就不是这样了。

毕竟,现在的世界,最大的变化,是民族主义再次高涨,民粹主义在各国泛滥。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,很多中国人眼里的美国,已经不再是明灯国了。美国的价值观已经不再是普世价值。尤其是川普上台之后,不断推行美国的光荣孤立政策,不愿意再多承担世界责任,自动将美国价值与普世价值进行脱钩。

所以,《盟约》里的价值观就显得有些别扭了。尽管整个故事还蛮好看的,但是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已经难以再感染美国之外的人了。

所以说,《盟约》有些生不逢时了。故事与价值之间没能形成合力,很难充分打动美国之外的观众了。

好在,这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,不是瞎编胡造的故事。这一点倒是为整个影片扳回了一分。如果是原创的假故事,那无疑就是一部烂片了。

本网推荐
相关新闻